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我也來分享累積千萬資產的心得

不小心逛到這邊,看到一些大大在分享自己的經驗,我也來說說自己好了,之前有在其它網站分享過,對有看過的網友的眼睛比較不好意思囉。
我67年次,一千萬這個數字可能對高收入者或大戶沒什麼,可是對一個月夫妻收入近八萬的家庭(兩大一小)來說,已經是筆不小的數字了。歸納一些自己投資的過程和經驗,相信應該可以對跟我一樣是小散戶、領普通死薪水的投資朋友一些觀念上的小小幫助。


一、 要及早儲蓄和投資,所有可運用的錢都是慢慢存起來才有的,有本以後再加以運用,所以如果這點做不到的話,後續如何理財都不用談了。年紀輕一點開始儲蓄和投 資,將會有非常大的優勢,一般人想要投資理財卻又有錯誤的想法,以為一定要薪水高到一個程度才能理財,卻不知根本的問題在收入扣除支出永遠沒有結餘以致無 錢可理。

(一)、一般人都是2x歲開始工作,3x歲結婚生子,如果2x歲~3x歲這段黃金收入期間沒有先開始的話,將會浪費約寶貴的十年來累積經驗和資本。因為 2x歲初入社會雖然錢賺得不多,但一人飽全家飽,除了生活費外,比較少必要支出(這邊不考慮學貸,雖然我以前學貸也有十多萬);但3x歲後從結婚開始到小 孩子樣樣都是支出,雖然這時收入可能比2x歲多,但必要性支出也多了,扣除支出後的淨收入未必增加。所以2x歲時沒有存到足夠金額來支應3x歲的話,一旦 3x歲時薪資成長幅度趕不上必要支出成長幅度的話,就會常覺得錢不夠用了。

(二)、再來,2x歲時開始投資的話,金額比較小,所以輸贏也比較沒有壓力,這段時間可以一邊存錢一邊投資瞭解金融市場、各種商品的風險和循環。這段時間 雖然賺賠金額比較小,可是得到的經驗卻是累積未來更大資本的基礎;如果3x歲才開始投資的話,一來沒有經驗,所以可能理專報個基金或隨便問一支明牌就買進 了,二來3x歲時身邊的儲蓄重要性就比2x歲時大,比較不能承受大額的損失。

(三)、資源有限,慾望無窮。一個人的收入、可分配所得就是那些,用來滿足一個需求勢必排擠到其它需求,人生及時享樂是很好,但若享樂過了頭,在3x歲後 需要用錢時,才覺得左支右絀,那時就不能哭窮了。如果沒有體會到儲蓄的重要性,只是一味的追逐更高的薪水而伴隨更多的消費,將落入一個無止盡追逐薪水的循 環。


二、 投資工具的選擇:投資最重要的除了投資時間點要危機入市(危機入市除了個人特質外,也可以經驗的累積來加以訓練)外,市面上各種股票、基金一卡車,選錯標的常讓人賺了指數賠了價差,甚至一套就是天長與地久。

(一)、投資最重要的是趨勢,多頭市場時阿貓阿狗的股票都會上漲,差別在漲多漲少;空頭市場時也別太冀望自己可挑到異軍突起的標的,因為大部份股票都會下 跌,差別也是跌多跌少。投資的目的是賺錢,資金投入後賺錢固然很好,但要考量到如果方向看錯賠錢了,賠錢的標的是否能隨著指數的復甦再度回漲,這通常也是 散戶投資人的致命傷。因此以上述兩點來說,要投資台股,國內ETF其實就是一項對散戶投資人很友善的投資工具,只要看對趨勢指數上漲就會賺錢,不需要再費 心管漲什麼類股,因為買個股也不一定績效比大盤好,看錯趨勢套牢又不會停損的話,只要指數漲回也一定可以回本,真的是一般散戶投資人提高獲利率的好標的。

(二)、投資工具選擇的另一個重要性是影響持有、加碼的信心。有經歷過金融風暴的投資人都感受過在崩盤最慘烈的時後,許多標的開盤價就是收盤價,如果當時 欲投資之標的沒有讓人有足夠信心進場接刀建立大部位的話,將錯失底部翻漲獲利的機會。像是ETF(規模大、流動性夠為佳)這種與指數連動的金融商品,可以 幫助投資人去除諸如:會不會倒、賺指數賠價差等方面的疑慮,對投資人在底部買進持有之信心有莫大的幫助。

(三)、另外要注意的是單一產業基金及單一國家基金雖然在多頭行情時爆發力驚人,但若在景氣循環高點時介入,崩盤後有可能長達數年或甚至更久的時間,基金 淨值都無法回到當初的高點,中間即使全球景氣轉佳,此兩種基金有可能復甦力道偏弱,無法跟上全球景氣復甦力道,以致淨值仍可能趴在地板上彈不起來,投資前 需瞭解並審慎評估。2000年科技基金、2008年房地產和新能源基金及處於失落N年的日本基金是代表作。


三、 善用時間、耐心是必要的:許多投資人在買進一標的之後,都急於在短期內看到該標的物的價格往自己預期的方向上移動,若在心理可忍受的範圍或時間內價格移動 的方向不如預期,便認為這標的是項失敗的投資,而有後續的處理動作。事實上市場價格往往在這些當初對它最有信心的投資人也放棄它的時後,開始展開波瀾壯闊 的行情。

(一)、這項道理很簡單,如果投資人急於在一年內(甚至更短?)投資組合上漲50%,那他可能就必需在組合中納入較多的高風險部位,且因為時間比較短,所 以不太容許有太多犯錯的機會,不然獲利目標便無法達成,正因為如此,時間急促加上投資標的的高波動性,更加重心理上的操作壓力而容易做出錯誤決策。如果將 投資時間拉長至3年、5年或10年,除了投資工具的選擇變多外,他有更多的時間可以不理會市場上短期的價格波動。

(二)、市場上一些成功的投資人,許多都是靠著時間複利去等待、去滾出來的,這部份就不多說了。等到能體會到時間是散戶最大的武器時,相信不管是資金或經驗都已經更上層樓了。


四、 穩定持續的報酬優於不確定性的暴起暴落:相信大家都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烏龜慢慢的爬,還是會抵達目的地,兔子雖然很快,但橫衝亂撞的可能快到終點時掉到一個大窟窿裡。

(一)、有些人會問我說把錢拿去押一檔標的,押對個一次不就可以賺多少多少了嗎?我自己是認為這種重押的操作模式會變成一種習慣,也比較像是賭博,賭久了 總會輸的,而穩健一點向前進,其實要多花的時間並沒有想像中的久,況且資產在幾十萬或一兩百萬這樣子買法賠錢還可以容易用薪水存回來,等到資產成長到一定 規模,賠掉的錢靠薪水要存很久時,就會知道每次重押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二)、不要覺得電視或雜誌上報導有些神人在金融市場賺了多少錢很厲害,就想跟著模仿採取高風險投資方式,事實上更多人只要受到一次金融重擊後就倒地不起了。


五、 融資和期貨不要玩:這應該就不用多說了,身邊玩這個而大賠的應該比比皆是(當然還是有大賺的神人,但畢竟就像樂透得主,是少數中少數),不要以為自己會是少數中的贏家。


六、 我的各個階段操作模式:有朋友會說,資產好少,手邊的錢去投資也賺不了多少,如果一次給我1,000萬,只要賺個10%就一百萬了,多好賺!?事實上如果 資產沒有從10萬到100萬再到1,000萬慢慢累積(相信之後到更大的金額也一樣),中間一路參與金融市場,一步一步靠著儲蓄和投資來往上增加的話,直 接給這個人一千萬去操作,有極大的機率會是賠錢收場,因為他少了這個累積過程中的操作經驗。本金10萬,如果賠了30%是賠3萬,可能一兩個月薪水就存回 來;100萬賠30%是賠30萬,可能要幾個月到一兩年(因人收入而異)才存得回來;1000萬賠30%是賠300萬,就得存非常多年了(一般上班族而 言)。

(一)、我記得在資產幾十萬的時後,都以高風險個股或國內外股基為主(現在個股已可改為ETF),這個時期投資有賠到的話,薪水可以容易的存回來、補回 來。所以存錢還是以薪水為主,投資只是在摸清商品、市場和循環,不是要每個人對金融市場有多瞭解,而是想理財的人起碼對各商品的風險要有一定認識,例如不 能把高收益債基金當做等同於定存認為是無風險商品。

(二)、資產累積到4、5百萬的時後,這時對市場應有一定熟悉度,對利率、匯率及各項經濟數據可以有自己的感覺和方向,已可不需依賴理專或報章雜誌等小道 消息。全部買進風險性資產的話,一次看對行情,已經可以賺進百萬元;賠錢的話,金額亦相對變大,這時賠錢金額,要靠薪水再存回來,已經要一段時日了。所以 記得我在這階段,開始研究一些每年預期報酬率5%~10%左右的商品,當然3~4%更保守的商品也在研究範圍,主要就是因為資產相對一年的薪水存款收入已 經大很多了,賠錢的話要再靠薪水存回來,會浪費較多的時間成本。

(三)、資產累積到8百至千萬的時後,此時相對家庭年收,已拉開至相當距離,至此自然已不大可能仍依以前看好某趨勢或標的就全部金額買入的操作模式,而是 依自己可承擔的比例投資風險性資產及防禦性資產,所以這時台幣存款、外幣、各式債基到股票等低風險至高風險資產會以經濟現況判斷及風險承受度依比例納入投 資組合中。

(四)、各項資產買進時點:前述三小段可以看到隨著資產增加,開始做資產配置時,會將不同資產納入投資組合中,但這各資產納入的時間點,並不是在同一時間 點完成的,景氣有循環,資產價格也會變動,所以在各項資產中必定有些資產會是屬於負相關或是反向關係,需利用各項資產在相對便宜時點建立部位,而這建立部 位的過程中,等待是必要的條件,因為有些資產的便宜價格可能不是幾個禮拜或幾個月就等到的,可能一等就是一兩年甚至更久。

(五)、這一段的說明重點是:一個成功的投資人,除經驗之累積外,其資產必定隨著薪水及投資收益的累積而往上增長,到了某個階段甚有可能投資收益佔收入來 源之一大部份,一開始可以依靠薪水收入來彌補虧損之操作模式必定隨著資產增值而改變,所以各階段的操作方法自然不會相同。但資產要增值到多大時開始資產配 置,這完全因每個人薪水收入及風險承受度而異,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每次均100%持有風險性資產,在每次看對方向的情況下資產均會增值許多,隨著資產越 來越大,只要看錯一次,這次的失誤將會吃掉多次先前的獲利。


七、請敬畏市場,保持彈性: 市場千變萬化,過去讓人賺得退休金的標的未來不一定會重演,且有可能因為經濟變遷或景氣循環讓原本黃金標的變燙手山芋;而過去被棄如蔽屣的標的或市場也同 樣可能鹹魚翻身。市場永遠是對的,且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別以為過去的歷史經驗都這樣,這次也100%一定是相同的情況,往往有經驗老手的慘敗,也都是因 為他過去的經驗,不敵黑天鵝的出現。要決定一筆交易前,即使是自信滿滿,也請先想一下如果市場不是順著自己的判斷來發展的話,能否去承受。


八、結論:

(一)、投資是條不歸路,賺錢的人因為找到方法而持續待在市場裡,期望資產繼續成長;賠錢的人則想找到這個方法而捨不得離開市場,期望脫離虧損開始賺錢。 偏偏長期下來市場參與者中只有少數人是賺錢的,所以想要投資理財的人,至少要先知道市場不會是一個讓大家都成為暴發戶的地方。

(二)、儲蓄、簡單投資工具、耐心等待、穩健獲利,這四點是我從金融市場中所體會到,也應該是一般普羅大眾散戶投資人最容易辦到且花費成本最少、又能有較 高機會獲利的方法。文中都沒有提到諸如技術分析或要對什麼產業多熟悉,這兩方面我也真的不是很懂,也不會花時間鑽研,頂多看看歷史價格。為什麼我不研究這 兩項呢?因為:

1.一般人研究技術分析玩不過市場。

2.一般人研究產業嗅不到未來趨勢。

更不用說花在鑽研這些所下的時間成本了。當然,我這裡只敢說”一般人”,因為還是有神人級的大師的確靠技術分析或嗅到未來當紅產業賺到了大錢,但我都把這 些神人歸類於樂透得主,是少之又少的。投資只問結果(賺錢OR賠錢),如果懂很多花俏的投資工具或是方法,又可以講得頭頭是道,但卻無法持續在金融市場中 賺得到錢,相信這樣的結果不會是大家所要。

------------------------------------更新及補充------------------------------------
(1)若有需要收藏或轉寄轉貼的,歡迎喔。

(2)小弟目的是要分享儲蓄和投資也可以存到一筆不小的金額,有大大問到有沒有包含不動產,這裡面提到的數字,都是夫妻倆邊存邊投資從零到有的總資產,靠 存錢及投資金融市場有價證券賺的,所以一千萬的內容,全部都是存款、基金、股票、外幣的總和,是隨時可依市價變現台幣活存的。

(3)直到現在,我們(兩個人加總)的年薪約140萬,我月薪約45000(扣完雜七雜八後實領),我太太約35000(一樣扣完後),91年七月我剛上 班時,月薪實領31000,我太太89年剛上班時35000(是的,十年如一日),那時後我們總共的年薪約100~110萬,所以我們只是普通上班族,薪 水也都不高,只是我們的薪水約可以存50%~60%下來。

(4)另外,小弟比較好運,因家裡有房子可以住,所以不需要購屋。而至目前為止還沒有開車,車子近期內也沒有購買的打算。

(5)有人會說如果過了2x~3x的黃金十年怎辦?我自己其實也有朋友到35了才口袋空空想學投資,我都跟他說晚開始總比不開始好,總比人老了退休以後拿到退休金才開始進場賠光光好...

(6)一些操作細節
小弟於88~89年開始進入金融市場,而89年大學畢業,91年退伍,這段時間至今歷經了兩次大空頭,包括網路泡沫及金融海嘯,而網路泡沫那次因為從約 93年4月sars過後金融市場開始全面復甦,因為那時小弟才開始工作不到兩年,自然本金不高,即使賺錢也都是小錢。一直到95~96年,就是積極存錢及 瞭解市場和商品,這時夫妻資產約累積到三百多萬(95年1月結婚時資產260萬,這印像最深),後來首次嘗到一次豐厚的甜頭,在台股上賺到一百多萬(我主 文裡有提到,我的操作模式第二階段),因這次的甜頭總資產於96年底增為五百萬。後來遇到97年金融海嘯,因資產有適時分散,因此又賠回去一百多萬,至 97年底98年初總資產約四百萬。於97年下半年一路跌至98年初時,憑自己當時近十年的經驗加上當時的市場氣氛,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就是將現金及所有 風險較低資產變現,逢低對自己最熟悉的台股買進ETF,直至4100點全部買光所有資金,會挑ETF的原因在主文裡有提到。後來有幸遇到市場反轉,我也很 耐得住性子,直到七八千點才首次分批處分,至今仍有相當部位的台股及其它風險性資產。
所以我總共大賺兩次,一次是95~96年的一百多萬,一次是98年初至今約....四百多萬,中間有賠一次一百多萬,而那兩次大賺,我的確都是用耐心等出 來並需要有點經驗和勇氣的,這樣的獲利,並不是單純的用一年報酬率多少去推估這麼簡單就可算出,最主要還是要經驗、耐心及勇氣。
一般人看到這,會覺得在4000點左右把資金全下怎麼會是穩健?我認為我的穩健是指我只用現金(不借貸融資及期貨)買我熟悉的ETF及特定幾支股票,資金 成長到一定部位後,我自會再去做資產配置,如果只是一味的要穩健而讓自己錯失難得一見的金融風暴大買點,我想這也不是好的操作方法。

(7)另.....我學生時有買過聯電一張喔,93元買進,後來30多元賣出夠慘吧....呵...從此對電子股戒慎恐懼,那時還有買過太電(已下市)。台股各類股我大概都買過了,所以才會得出上述心得。基金方面的代表作是景順全球科技(前身好像叫做中信全球科技)。

(8)有大大問到以後又遇到四千點怎麼克服自己建立大部位的問題,從我的文中可以看到,這多年下來,我一直是個積極的金融市場參與者,舉凡台股大部份類 股、各類國內外基金(包含全球、區域、單一國家及產業)及外幣等,均有或多或少的操作經驗。有了這些經驗,自然會對要買入的金融商品的風險有一定的認知, 因此在金融海嘯四千左右時敢把所剩資金全買ETF,那是因為我有考量過即使再跌到三千點也不過是25%,而當時資產4百萬跌25%是1百萬,這只要一年多 我們就可以用薪水存回來,這樣的狀況是可以承受的風險,況且還有後續的薪水可以加碼。ETF的風險可預測性,在當時一堆個股動不動每天跌停,幾個禮拜一個 月的就可以跌掉30%以上的實在是穩健多了。因此我才說想投資,要對商品有一定的認識,而不是買了以後狂跌個幾十%,才一直在問為什麼,就是這個道理。

(9)我的確是金融相關行業,但我只是一個小小員工,談不上專業人士,充其量我只是一個熱愛金融市場、喜歡數字跳動、會主動學習及思考的小散戶。有大大提 到一些高收入人士可能也不容易達到千萬資產的目標,依小弟愚見,可能有幾種原因,第一是高所得高支出,賺多少花多少,所以錢不容易存下來,又或是愛買奢華 及炫耀性商品如名貴車子等,大家別忘了小弟沒開車,現今的坐騎還是一台小100摩托車。第二是高所得高課稅,高所得的專業人士賺得再多,再加上夫妻合併申 報,可能至少都稅率30%起跳,以收入三、四百萬來說,課完稅後剩多少呢?小弟家庭薪資收入約以目前140萬算好了,稅率12%(以前13%),善用特定 熟悉的高扣抵率股票(以前都有30%以上),不但領到股息(另外還有利息收入,所以家庭總所得會比上述140萬再多加30~40萬)還可以有高扣底稅額來 抵稅,其實工作這麼多年我很少繳到稅,有時還可以退稅喔。這樣子一來一回,如果高所得人士又不懂得節流存錢,自然兩邊的所得就拉近了。

(10)對了,請恕我沒有放圖上來,如果大大們覺得我的文章是在唬爛,沒有任何意義,可以直接跳過,真是對不起浪費您的時間了。

(11)打了這篇肉肉長的文章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分享一些投資經驗的,當初只是有感而發發現自己家人及朋友都是問明牌買飆股,常賺小賠大,不然就是年紀大了 才想理財,然後對照自己多年來在市場裡存活下來的一些想法及歷程,就把主文寫出來囉。大大們信也好不信也好,不要彼此傷和氣阿,反正我一樣過我的生活,大 家也一樣過自己的生活呀,都沒有差呀,是吧 呵。

(12)有些大大會問我一些個股的問題。小弟不才,從學生時至今交易經驗中,雖然台股各類股幾乎都玩過一輪,但幾乎都是小賺小賠或是做白工收場,直至領悟 出跟隨大盤趨勢的標的。我記得初入股市時,在89年網路泡沫破裂崩盤前,台股是電子股的天下,那時傳產股沒有獲得太多市場關愛的眼神,因為電子股的漲幅非 常驚人,市場也不太會關注現金股利是多少,因為股票股利配下來,股價再往上漲,這樣賺更快。從2003年SARS過後,這是一個新的分水嶺,因為這次的起 漲傳產股開始崛起(開始有什麼中概F4或營建F4的),且市場開始關注現金股息多少、殖利率多少、哪些是獲利及配息穩定的股票。在這約莫十年之中,有很多 股票是當時的明日之星或是獲利很好的股票,但是現在股價不知打了幾折,多少人慘賠其中;相反的也有不少是以前坐冷板凳、被歸為夕陽產業,甚至獲利穩定被嫌 賺太慢(現在卻被冠上穩穩抱多久就可以抱到退休)而現在變市場追逐的熱門標的。因為看過太多樓起樓塌、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產業景氣變化莫測,加上小弟才疏 學淺,所以才不敢針對個股給大大們任何建議,望請見諒阿。

------------------------------------3/8更新及補充---------------------------------

照例分享心得。市場上許多人殷切期盼指數能再來一次4,000點,就可以show hand賺多少或翻幾倍之類,可是就自己經驗而言,卻不是只有低點買進,高點賣出這麼簡單。

一般人想的都是再出現四或五千點買進,再八或九千點賣出,非常簡單,看起來保證賺錢。但市場開始下跌的時後,我們都不知道市場的低點會是哪邊(上漲時亦 同),2008年低點是3955跟2011年的6609點都是事後論,2011年如果想著要六千點或五千點甚至四千點show hand的人,至少從現在來看可能會看著指數下去又上來結果手上仍無部位;而下次再於指數五千或四千點建立部位或show hand時,雖然勝率已提高許多,但無人能保證指數不會再度出現三千點甚更低,也沒有規定指數下去以後一定就可以漲得回來。這是以台股指數為例,但套在其 它指數或市場或標的亦是同樣道理。

指數跌勢建立部位時,需忍受買進馬上帳面就出現虧損的情況,這次買這次套、下次買下次再套,即使到自己預定買進目標show hand了,也可能還是再套,之後必需忍受著帳上所有部位套牢的煎熬,耐心等到市場反轉(當然有可能沒買滿預定的show hand部位市場就反轉了)。

終於,市場出現曙光開始反轉了,要忍耐著價格回升至持有成本,有些人回升一些會想沒賠那麼多賣了,有些人回到持有成本會想說終於沒賠可以賣了,不然指數又 跌回去怎辦?這時還繼續忍著時會開始出現獲利,有些人會想說有賺或是賺一點就賣了,若繼續忍著心理想實現獲利的煎熬沒賣的話,而市場持續上漲獲利開始放 大,有些人會覺得已經海撈一票夠了,已可以出清,但無人能保證指數不會在此創下新高價(這過程當然也有可能沒賣到預定的部位市場又反轉了)。

在此看到不管是空頭或多頭市場,投入大部位資金後,要能忍過帳面大幅虧損的煎熬,亦要能忍過損益兩平時浮出水面的解脫,也要能忍過心中欲實現蠅頭小利的壓 力,最後則要能忍到市場亦配合能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價。除了上述一直提到的忍功外,要不然就是買完部位後從此不看報紙、電視或網路以斷絕市場資訊,或是吃 安眠藥忘了自己的部位存在。

投資要賺錢除了要有閒錢、經驗、忍功外、最後要布局的標的能幸運的跟得上市場的反轉,現又要再設定show hand 四、五千點買進,八、九千點賣出的翻倍以上利潤,綜合上述的過程及心理壓力,自己實才疏學淺沒有那種把握再來一次金融危機時,資產可以賺多少或甚至能不能 賺錢。
----------------------------------------------------------------------------------------------------------------------------------
 能在這邊遇到真是他鄉遇故知阿
其實我會來這邊是因為明年打算買車,朋友說這邊有很多車子的資訊,我為了車子的問題才過來註冊的
後來逛呀逛的看到這個版是討論投資理財,想到當初那篇為了把我過去的經驗說出來,花很了時間寫出來的文章,也許可以給這裡的網友分享一下.....

為了您文章裡面提到的財務自由,我又忍不住來回您一下啦
因為這也是我一開始工作就設定的目標阿
為了這個目標,我沒有買車(33歲年紀,我身邊男性朋友幾乎都有車了,我老婆去參加同學喜宴,男性友人們也幾乎都有開車,害她還被虧說"是很窮才沒開車是不是"),靠小摩及大眾交通工具爬爬造
為了這個目標,以前愛看電影都只能看二輪(因為買套票折下來一張只有幾十塊,還一次看兩場)
為了這個目標,同事朋友有人年年出國到處玩,我們只有蜜月去紐西蘭還有後來一次日本行,盡量在國內跑
為了這個目標,有朋友會花年費大筆錢上健身房,而我只能每天去跑運動場持續11年..........免費!
為了這個目標,有些朋友常花錢吃大餐或簡餐,我們以前是偶爾慶祝吃一餐或是找好吃又便宜的路邊攤
為了這個目標,族繁不及備載............只能花少一點的錢,降低一點所謂的生活品質,但是該吃的該玩的該動的還是都有做到,懂的人就會懂...

一些大大們都只有看到現在的成果感到不可思議,但都沒有想到那個過程是怎麼過來的
就像只看到賺了幾百萬,而沒看到我在金融海嘯時每天買了馬上套牢,再買再套的那種痛苦
只能咬著牙一直買一直買,不能忍不住把部位全停損砍光了,這個煎熬才是最痛苦最難的地方........
還好我有長期運動的習慣,對那時龐大的壓力很有幫助

----------------------------------------------------------------------------------------------------------------------------------

哈哈

大大們所言甚是呀,謹慎投資.....這四個字本來就很重要阿,不管資產的多寡,我想應該是適用所有的人才是,因為應該不會有人隨便把錢丟一個商品前後都不聞不問也不去瞭解,這樣的話,應該再多錢也會輸光吧!(其實我以為這四個字是基本常識的)

至於要不要存錢對累積資產的影響性,要是我的話,今天我的資產如果已經有個3,5千萬以上了,而我的年薪還是跟現在一樣的話,說真的,就像大大們講的一 樣,存不存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投資損益的影響數遠大過薪水所存下來的金額多很多(資產變動個3%就跳動百萬以上了,一年有沒有多存個幾萬幾十萬的,還真的 影響不大)。
....
可是.....君不見我的資產是從0到1000萬,我還沒有寫出超過3,5千萬的心得文阿,而這個過程中,一年至少可存個五六十萬,對資產的累積是真的很有幫助,因為我要有本金,抓住機會,出擊(投資)成功的話,獲利才大阿。今天如果金融海嘯時只有個一兩百萬(甚至更少),賺個一倍也不過三四百萬。

而且本來就是本金越大以後要越謹慎的,主文裡第六段不是有寫到金額往上時做資產配置嗎?這不就代表我投資金額變大也變得比較謹慎嗎?厚....人家寫的那麼用心,都沒在看......

如果大大們隨便都是身家雄厚有個3,5千萬以上或更多的,嗯.....幾萬塊幾十萬真的不用存了,顧好本金會是更重要的事。我在主文中就直接寫到我只是個 小散戶,一般上班族,我一開始什麼都沒有阿,所以我只能回到我的公式:儲蓄、簡單投資工具、耐心等待、穩健獲利,繼續.......過著壓抑我自己的生活 好了.....

至於月光族或是生活享樂族或是即時行樂族等.....理念本來就不一樣,不會有交集的,不在討論範圍
----------------------------------------------------------------------------------------------------------------------------------

轉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2218279&r=2&last=42485829

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證券手續費三折以下券商比較表

 

許多在市場上的投資人,都在尋找一個好的下單平台,或是一個好的營業員、或是低廉手續費的券商,這些不同的交易優勢,幣圖誌特別為大家整理出擁有三種特質的八家券商:

  • 手續費在三折以下
  • 具備手機下單功能
  • "非"舉辦短期活動或需要私洽之價格


最新證券手續費三折以下券商比較表

 
折數
下單軟體
官網說明
單筆最低
折退與限制
新百王
1.68
雲端一號
未滿20元以20元計
交割日入帳退折。
鑫豐
1.7
--
不少於10
1.圈存式扣款
2.次月10日折退。
犇亞
1.7~2
eStockking
每筆交易時最低收取20元,月底結算時再以2折計算。若該筆交易為零股交易,則不計入199優惠方案。
1.圈存式扣款
2.月成交金額超過199萬元以上的部分,手續費一律以1.7折計算。若當月成交未達199萬元時,手續費以2折收取,但最多收取199元手續費及165元行政費。
3.次月10日折退
亞東
2.3
亞東金賺
20
次月10折退
大昌
2.5
--
5
次月10折退
新光
2.8
富貴角
未滿20元以20元計
交割日入帳退折
新壽證
2.8
iStock
未滿20元以20元計
次月10折退
工銀證
2.8
--
未滿20元以20元計
交割日入帳退折
更新時間2013/3.13


快速結論:

手續費不是單純越低越好,還要搭配順手的下單平台,這樣就是屬於自己的好券商
 
轉自  http://www.bituzi.com/2013/03/broker-discount.html

閒聊新手買股該如何出場

股市老手,操盤手,股神請自行跳過本篇文章

買股人人會只要有錢電話打去,電腦按按就能成交
但是股票買了該何時出場就是一門大學問

阿伯認為操作股票最大忌諱就是死抱,這也是很多新手的毛病
股價抱上又抱下結果從賺錢抱到套牢....一套就是天荒地老當長期股東
其實操作股票最重要的是要自設停損點與停利點,看要賺幾%或賠幾%出場嚴格執行
因為我們都不是主力也不是股神總有看錯的時候...所以新手一定要設停損點與停利點

另外阿伯再次不厭其煩的講...你想要在股市裡賺到錢,K線這東西你就一定要搞懂
K線能清楚告訴你一檔股票歷史高低價,與這檔股票的屬性與走勢,不會買在高點砍在低點
K線也能清楚告訴你何時該跑該賣,以最簡單的5日11日22日線來講
股價在5日11日22日這三條線上跑就是多頭.....股價觸及11日線你就要有警覺心
破了11日線太久沒站回就要準備出場(通常三日)破了月現再不跑就來不及了



以萬泰銀來講好了...
股價沿著5日線跑很少有跌破11日線就算有跌破也都能迅速站回
而紅K都配合著帶量上揚,黑K就量縮,就是很標準的強勢長線多頭
持有這檔股票就可以持續抱著...而抱到何時該跑呢??
當出現異常爆出大量就要小心,如果隔日再配合一根長黑K,通常是這盤差不多完蛋了
通常有這種情形阿伯通常會爆量那天就全跑了
很多新手就會犯了一個大忌,不甘願昨日好價格沒賣到想說再拼明天
通常機會就這樣一去不復返



以葡萄王這檔股票來講好了...(這招通常是在小型股中常出現)
很明顯可以看出那根長紅K棒下面成交量也出現巨量,雖然當日是開高走高
而這根紅K之前的成交量通常只有六百張以下,突然放大五倍以上就有問題
隔日再帶根長黑K就很不妙...
雖然股價還在五日線以上但是成交量沒有縮(如果有縮回四五百張至少還沒那麼危險)
還是一千五百張以上三倍,隔日又拉長上影線,這就是很明顯的主力拉高出貨準備偷跑
你看到這種盤再不跑就沒機會了
結果葡萄王高檔盤一盤,主力出了差不多股價就一路跌破月線了


另外還有一種是利多見報.....(這招通常會在大型股出現)
當一檔股票漲了一波了沒聲沒息,突然媒體報導業績大好外資調高買進價,這就要小心
阿伯稱之為大戶外資,利多出盡準備撤退...叫散戶進場高接
通常阿伯持有的股票只要消息見報,二話不說就準備看見長紅K跑
(反之跌了一大段之後利空見報,阿伯就會見長黑K準備進場撿便宜囉)

另外還有一種公司派主力操控....(這招通常會出現在高股價高本益比的股票)
有些股票股價很高三四十塊本益比也超高二十幾倍起跳
平常跌到一定價位就會開始要死不活躺平量縮一直線,一盤就是兩個月以上
更誇張的是融資融券都是十位數甚至個位數
突然有一天發神經連跌四五天..融資卻一路爆增這就是有問題
這多半都是公司派故意自己殺自家股票..目的就是把散戶籌碼殺出來承接
沒意外這種股票沒幾天後就會開始出量上漲一路漲...漲得莫名其妙
如果你持有這類股票...就要密切注意融資融券
當漲到一定程度融資開始慢慢減少,融券開始慢慢增加就要小心
多半這是公司派開始出貨準備放空自家股票...所以這時就要跑
這類型股票的融資融券通常掌握得很精準..準到很嚇人
阿伯也是最唾棄這類公司的經營者...公司不好好經營主業就是玩股票坑殺投資人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橡膠類股中某家公司..大少爺娶了麻豆當老婆還會打老婆..

今天就先聊到這吧改天有空在聊......股市其實比各位想像中骯髒,邪惡,醜陋


轉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3164116&p=1

新手教學:何謂破底翻

股市老手,操盤手,股神請自行跳過本篇文章

有網友問到如何看破底翻揚訊號,其時之前我新手教學買股策略有講過
這次我再說明一次
這次說明比較複雜因為我加入了MA41 MA66 MA128,建議自己開著看盤軟體看K線對照

先說明一下
短線5-7日
中線7-13日
長線13-22日



以日月光這檔股票來講...周線來看從去年2012年五月份開始走長空
七月24日更是破2011年低點(一樣有短線破底翻)
除息後股價沿著11日線跑...但是上面有一條下降的41線與66日線
9月24日遇41日線反壓,如果股價這時能一舉三日內突破有可能翻揚結果失敗
9月25日跌破11日線,9月26日更是跌破月線短線正式翻空(最家買入點股價站上月線)
雖然10月9日有轉強開盤站上11日線(短線上來講可以觀察是否能站上月線還不適合進場)
結果隔日又再度跌破,導致股價上面壓著22日線與41日線一路下殺
到10月26日直接摜破7月24日低點21.65元

其實每一檔股票都一樣,只要跌破今年最低點就差不多轉折要發生了
(會上會下不一定這時可以注意)
隔日10月29日股價站上5日線,10月30日又站上11日線也站上月線
但是遇41日線反壓沒過(這時就可以注意只要站穩月線代表股價準備翻揚)
10月31日第二次攻擊41日線一樣失敗
11月1日跌破月線但是有守住五日線,11月2日再度站回月線之上
以10月29日站回5日線以經連續守穩五個交易日,依我們操作多年經驗來看代表這檔股票有在轉強
只要站回22日線之上都可以買進,所以11月2日當天差不多都可以買進
從11月2日開始連續三天股價都有站上月線
就代表正式一波小多頭形成(但是41日線在上反壓未過,只算小多頭所以至少有5-7日可以存活)
11月9日正式突破41日線但是66日線又壓在上面沒過
這時只要五日內不在跌破41日線,小多頭就會變中線多頭
(代表這波多頭至少有7-13天可以存活)
11月19日正式突破季線66日線只要七日內不跌破季線中線多頭就會變成長線多頭
(代表這波多頭至少有13-22日可以存活)

各位可以看一下K線
(短線多頭)11月2日站上22線11月12日剛好7日高點出現22.9隔日出現一根黑K(遇到季線反壓)
(中線多頭)11月14日站上41日線花五日突破季線之後又花五日突破半年線
又連續三日站穩半年線出現帶量長紅等於13日等於正式轉變為長線多頭
(長線多頭)11月30日開始所有11日22日41日66日128日均線皆在股價之下
我稱之為向上擴散開花,11月30日開始漲到1月3日剛好又是23日


夠神奇了吧...股市有很多東西說無法預測,卻也好像照著劇本走一切都可預測

轉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3165078&p=1

2013年3月9日 星期六

股票的當沖操作方法

當沖是「融資買進」+「融券賣出」

所以,要開好信用戶。
再來,要可以「融資買進」及「融券賣出」
不能「融資買進」及「融券賣出」的股票就不能當沖了。

不能「融資買進」的原因可能有:
不能信用交易的股票、交易所停資、交易所融資分配、該證金公司因為風控原因停資等等。

不能「融券賣出」的原因可能有:
不能信用交易的股票、交易所停券、該證金公司因為風控原因停券、該證金公司融資餘額不足導致融券張數不足等等。
最重要的,目前交易所規定平盤以下不得融券賣出,所以用市價融券賣出 ,送出的委託價是平盤價,只要股價一跌到平盤以下,導致融券賣出委託無法成交,則之前融資買進的股票就要留倉交割了。(目前台灣五十成份股豁免平盤以下不得融券,也就是平盤以下可以融券賣出)。

做當日沖銷交易,只要在T+2日交割當日的損益金額就可以了。不用任何本錢(算投資報酬率的分母是零),所以槓桿極大,要注意風險。

以 成本來看,當日沖銷交易跟一般交易的成本差不多,都是要支付買進手續費+賣出手續費+交易稅。雖是用融資買進,但因為是當日沖銷,所以沒有融資利息的問 題。而融券賣出的部份,券商會收萬分之八的借券費。(我的客戶當日沖銷是免借券費的,我都會幫客戶爭取當沖免萬分之八借券費)

比較建議的是:
不 要為了當沖而當沖,因為股票的交易成本太高,除非該股票當日振幅夠大,不然光是來回手續費加上稅及借券費就會讓投資人吃不消。而且手上資金不足而做超過自 己能力的當沖交易,當先融資買進的股票跌到快平盤以下時,就有非軋不可的壓力,否則一跌到盤下當天軋不掉,T+2日的交割款就是很大的問題。所以說,如果 投資人之前能接受信用交易而用融資買進的話,平盤下買進的股票,可在股價漲上平盤之後,善用當日沖銷的規定,直接融券賣出來結清當日的價差。

再 者,若有信用交易帳戶,買進的證券有融資配額的話,也可以在平盤以下用「現股買進」該證券,在平盤之上用「融券賣出」。之後致電營業員,請他把「現股買 進」的股票改為「融資買進」,這樣子也可以做資券互抵,完成當沖的動作。記得在過帳前就要請營業員改,不然會來不及,大部份券商會要求改資券的動作要在兩 點半以前完成。

大概就這樣,有問題再問。
參考資料 我是營業員
  • 2007-01-31 14:53:18 補充 您大概指的是,要怎麼做股票當沖才能獲利。

    如果要以當沖維生,進場前先想一下,是要賺退佣還是要賺差價。

    在實施買賣五檔新制之後,之前以賺退佣為主的人,都大喊「難做難做」,因為跳動點較近,當沖難度較高。以五十元以上的股票為例,之前只要五十元買進,下一個跳動點五十點五元賣出,就可以賺到一點點差價及隔日的退佣。現在真的比較難一些。
  • 2007-01-31 14:53:44 補充 如果要做當沖,盤前的功課很重要,如果以做多為主的投資人,儘量要找線型往上的股票,例如站上五日、十日線的股票或是一底比一底高等等方式,順勢做比較有 機會。做空為主的則剛好相反。再者,各族群的報價要設在一起,目前各族群的連動性還是很強,以IC設計為例,原相、立錡、驊訊、致新、智新等股票要放在一 起;LED的晶電、億光、華上等股票要放在一起;DRAM的力晶、南科、華邦電、華亞科等股票要放在一起,遊戲類的智冠、橘子、網龍、華義要放在一起,依 此類推。「出量追」則是勝算較大的方式,例如晶電出量,就追晶電(建立在盤前本來就要做多晶電的前提之上),其次才是億光。
  • 2007-01-31 14:54:02 補充 先出量的股票,我稱之為「大哥」,因為齊漲齊跌特性而跟進漲跌的股票,我稱之為「二哥」。「大哥」出量追,是賺價差,要追「二哥」要小心,以不賠賺退佣為主。往往「大哥」一停軋掉,可以賺退佣及差價,「二哥」跟著大哥停,而你不軋,很快就會回原點。

    許多人說,做空比較快,在台灣五十成份上,表現更是明顯。因為台灣五十成份股盤下可融券賣出,在跌破所有法人成本或是調降投資評等的時候,殺起來是又快又狠,做空一下子就可以補了。
  • 2007-01-31 14:54:17 補充 再者,人氣之所在也是當沖客之所在。可以在台灣證券交易所的資券表裡,看到最右邊一欄的「資券相抵」數。張數多的就是當沖客匯集的地方。也可以做為隔日當沖標的。

    要 賺退佣的人,成本速算很重要,我都是以標的證券股價除以150來速算,應相去不遠。例如15元的股票,來回成本要0.1。做多15.1平倉、放空14.9 平倉,這樣子當日損益就沒來,賺隔月退佣。90元的股票,成本要0.6,900元的股票,成本要6元,依此類推。
  • 2007-01-31 14:54:55 補充 最好還要加上有大單提示的系統,什麼股票出量,你第一個知道,以第二盤就可以上手為原則,免得人家要軋了,你才要進場。

    最後,記得要融入 法人心態,法人有法人的矛盾之處。法人的痛是「錢太多」,看對標的就是一直買,盤中的狀況是買盤積極,硬要放空的話,利潤有限而風險大;法人的痛是「股票 太多」,一但要砍是不計代價,管你什麼基本面好、本益比低,破線就是賣到跌停鎖為主,追空、反彈空為上策。看宏達電就是最好的例子。若能融入「法人的痛」 加上嚴設停損,才不會一下子就陣亡。

    補充一點,當沖,真的很難,成本太高,要三思。
    參考資料 自認為當沖做很大的營業員的心得
     
    轉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13002031

期指當沖高手請進 (關於順勢及交易量的問題)

我就是靠做期指當沖交易維生的專職投機客。

有一篇股票的當沖問題回覆,是小弟寫的,有空可以去看看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13002031

原則上我會建議所有要做金融操作的人,應該從當日沖銷開始,當沖若是會賺錢,那做什麼都會賺錢;當沖不會賺錢,若做其他的賺錢,也是運氣,除非你是賺了之後就離開市場,否則最後還是要輸回去。

當沖難嗎??當沖不是難,是「非常難,難到爆」。當沖真的都沒人賺錢嗎??是賺錢的人你沒見過,不是沒人能從當沖操作中賺到錢。

當 沖為什麼最難,因為當沖,沒有運氣,全部是實力,要「長期穩定」地賺錢,真的很難。所謂沒有運氣,當沖因為每天開盤前都是空手,收盤都不會留倉,所以就賺 不到跳空的錢;當沖因為都是開盤後才建立部位,收盤也會把部位平掉,所以紀律跟部位控管出錯,很容易輸大錢的。而紀律跟部位控管,就是最大的考驗,不管是 做股票,期貨也罷,大部份人的輸,不是輸在不準,而是輸在紀律跟部位控制(損失控制)。

以現在交易所當沖保證金減半實施之後,選擇權的交 易口數大減,我個人認為是當沖減半更能吸引要求高槓桿的投機客。現在五十萬的保證金,可以滿倉操作十口大台指,輸贏非常大。也許有人會說,這樣子風險太 高,在我看來,風險的另一邊就是機會。就像套牢的股票一樣,一直跌一直賠,可是另一邊(放空)卻是機會。

您說的順勢操作部份,以當沖的角 度來看,不見得是現在氣氛是多,就是做多,重點在於,今天是做多好還是做空好,開盤前就要想,第一個操作是做多好,還是做空好;今天是做多為主還是做空為 主??做多哪裡破了,做空哪裡過了,就是看錯了??以加權指數為例,若今天收盤是漲一百點的,也許你整場做多會慘賠,因為走勢是開高三百,盤中殺兩百,最 後漲一百,整場的趨勢是「下」,做多很難賺的。所以論趨勢,可以等開盤一陣子之後的價量關係來定多空,開始操作,而小弟是盤前就會自己定多空跟找出關鍵 價,來決定方向是否正確,支撐壓力是否有效等等。

若您真的要做當沖交易,建議先從部位控制開始做,可以看看「期貨賽局」這本書,先把有利 賽局,公平賽局跟不利賽局搞清楚,對於部位控制很有幫助。我也會建議,先從小台指開始做起,準備五口或是七口的保證金,每筆單都是下「當沖減半」模式,這 樣子七口小台保證金也不用十萬元,就當作用十萬元創業吧。

因為您問的是期指當沖,台指期對應的是「加權」股價指數,而權值股又是外資跟法 人高持股的股票,所以「法人心態」、「多頭避險與空頭避險」等等要非常清楚。再來要了解你的對手,現在的台指市場大概有幾種人在做交易,最大的資金是做摩 台指跟台指期價差交易,一部份是做無風險套利,另一部份就跟我一樣承擔最大的風險在賭單邊,建議先了解做價差交易跟無風險套利的模式。再者,法人會建立大 部位的策略,像是選擇權賣方策略的進場跟避險策略也要專精,這樣子就可以吃吃法人豆腐。市場的價格還是由最大資金的人來決定的,所以法人心態、外資心態一 定要熟悉。

做對加碼最難,不一定要做對加碼,先練好基本功,建立有利賽局之後,才來求加碼。一開始就學加碼,很容易把自己的步伐弄亂。大 家都愛談賺錢,可是大家都賠,我自己覺得,其實是做錯控制損失最難。給你一句忠告:「想要賺錢,要先學會賠,不會賠的人,最後一定賠,懂得賠的人,最後一 定賺。」也就是要控制損失。

每個人做法不同,我做極短,賺錢跑得快,賠錢跑更快,一個月做五千口以上的台指期,保證金並沒有很多,因為都用當沖減半在下。自己有個做單的小天地,眼前有四個螢幕加上一台電視,用網路跟人工下單並行,手續費跟稅大概佔沖銷損益的75%。

盤 前就是看報紙跟非凡報紙是工商跟經濟,非凡只看七點到八點的;國際報價會看一下,指數、原物料、外匯都看;會找出最近的人氣股。抓支撐壓力及看各期指的價 差關係;台灣五十跟中型一百成份股四個月內的日k會全部看過一次;會做進場資金設定(近期狀況不好或是當天覺得應該震幅不大,滿倉部位就會減少);開盤前 會看一下日韓股市報價;「開盤價」一定參與,也就是會掛盤前單。

盤中就是做trade了。自己有個每天的停損金額(輸錢是有上限的),到 了就停。賺錢的話會看是不是要繼續做下去。因為我有定獲利目標。我的心態是公務員,不是賭徒,行情不好或是賺到手上的錢夠了,覺得不值得再來錢來換機會, 就會停。十點會估量、十一點再估,大部份的獲利來源是十點以前,十點以後若是覺得沒機會,會停下來看所有股票,做收盤前的準備。因為開收盤的震幅比較大, 有震幅才會有機會,做整場不一定賺得多。
參考資料 我是專職投機客
  • 2008-08-07 16:52:40 補充 因為我是用一機四螢幕在盯盤,所以同時可以看到四大期指的五分k線跟近「四百支」個股報價,還有一套備援的報價軟體。

    收盤後,我會結帳, 不管賺賠。一開始獲利不穩定的時候,會印當天五分k,並在有交易的k棒旁邊標明進場價位跟總部位,慢慢地就會改掉拗單的壞書慣。盤後不看資訊,一定休息, 八點以後再來做功課,只看大額交易人部位跟未平倉變化;現貨的指數漲跌,成交量,五日及十日均量,三大法人買賣超,資券變化等等,都用excel建檔。 「新聞」一定不看,看非凡沒用的。因為我是做價量為主的,任何訊息都會反應在技術面之上,所以財經節目只是參考。
    參考資料 字數太多,用補充的
  • 2008-08-07 16:53:10 補充 真的要做期貨當沖嗎??如果真的要的話,那真是恭喜你了,選擇了一條最難的路,但若能成功,也就是通過考驗,那財富就會源源不絕的。在金融市場能「穩定獲利」的話,那財富的累積速度是十分驚人的。但是你一定要有賠半年以上的打算,而且要日日檢討。

    有問題再問。
    參考資料 字數太多,用補充的
  • 2008-08-08 21:26:49 補充 因為是做當沖交易,所以權值股及人氣股一定要看。
    但是權值股及人氣股的應用各有巧妙不同。

    權值重的股票漲停,要不要買進期指??
    要預測法人是否有「多頭避險」的需求(做多思維)、權值股都漲停了,還要漲什麼(做空思維)、是否期指已先反應(做空思維)。不同的地方,想法是不同的,要看情況跟經驗而定,沒辦法在這裡回答清楚,除非你在我旁邊看我做單。
  • 2008-08-08 21:27:18 補充 部位控制才是勝敗關鍵,賺錢部位要多,輸錢部位要少,有賺才能加部位,賺錢的部位要儘量抱,除非建倉部位變賠錢,輸錢的部位一定不加,部位沒有輸錢以前, 要想辦法找點再加,輸家才是賺錢想平倉。這些都是正確的心態,但是在實戰上能確實執行,很難。舉例來說,輸錢部位不得攤平、賺錢部位要儘量加 ,這兩點大部份投資人都反著做,所以大家都是輸家。
  • 2008-08-08 21:27:25 補充 持倉多久的問題。部位一建立,不對就馬上砍(進場理由消失就馬上砍,有些是盤感不對,或是買進想要買更高,放空想要空更低,沒發動不想重押)。也許零五秒買進,一五秒就砍了。對的部位就儘量抱,想辦法加碼。

    再推薦你一本書,叫網路當沖交易,雖然是trade美科股為主的投資人,但是心態上大同小異。
  • 2008-08-13 15:36:16 補充 期指會領先大盤一、兩分鐘,一是人氣股變化,二是外資現貨期貨兩頭操作的結果。

    人氣股的漲停或是跌停,會有其他股票或是同類股跟進的效應,您可以看看我之前回答的,關於現貨當沖那篇。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13002031
  • 2008-08-13 15:36:28 補充 至於外資的兩面手法,就有先做現貨還是先做期貨的問題。您看到期貨領先現貨,那就是先做期貨再做現貨。以做期貨再做現貨為例,殺到支撐區,可以吃完所有的 籌碼(期貨買進),吃貨完畢可以大拉權值股(手上期貨買進+期貨買進),狂拉現貨造成指數出量大漲(手上現貨買進+期貨買進,逆價差收歛或是正價差擴 大),開始賣出期貨(手上剩現貨買進),放空期貨來鎖現貨部位(手上現貨買進+期貨空單,等同沒部位),待價差收歛再兩頭平掉(又賺行情又賺價差)。
  • 2008-08-13 15:38:56 補充 剛補充的,要經驗,要時間,加上有人點,才能悟得出來

    成交量一定看。成交量是錢堆出來的,沒有人會拿自己的錢開玩笑,大家進場做單都是要賺錢,看成交量跟成交價的關係,就可以推測出對手的成本在哪,這個盤的多空成本在哪,非常「有用」,但這個「有用」是以「中立」解盤來看。
  • 2008-08-13 15:41:50 補充 您提的「有用」這兩個字,以我的心得是:準,沒用;擺盪指標沒用(kd rsi macd,應該是說,我用這些指標賺過錢,或是沒看過有人用這種指標「長期穩定」賺錢);想辦法找賺錢的方法,沒用(全市場的人都在找,大家都輸)。有用 的是:部位控制跟控制損失。
  • 2008-08-13 15:44:36 補充 再補充一點。「方法」有兩種,一個是做單的方法,一個是解盤的方法。我所看到外面開的付費課程,都是學「解盤」的方法。只要把圖的右手邊遮起來,什麼指標 都沒用。可是部位控制、訂立獲利目標、操作檢討等等「做單的方法」都沒人在教。金融操作沒有功勞只有疲勞,分配不到對手的財富就是被對手分配,不能賺錢就 是把自己的錢投在一個填都填不滿的錢坑,真的要三思。

    還是祝您操作順利。

    轉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080500633

期指當沖的支撐壓力及停損如何設定?

要麻煩您先看一下小弟之前回答的:期指當沖高手請進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080500633

建議您,就還有問題的地方補充發問,小弟再補上。
參考資料 我是投機客
  • 2008-09-01 20:46:03 補充 您補充的問題問到關鍵了,大概回答如下:

    一、如何判定當天的走勢??大概是看新聞、看加權現貨日線、看四百支股票日線之後才會決定。這樣 子回答,答案就是經驗。如果盤勢與我看的相反,我會反手操作嗎??一定會,但是只有一次,如果多翻空又停損或是空翻多又停損,代表行情可能是盤,或是今天 狀況不好,也許會放棄。至於急拉再殺破底,尾盤又大拉的行情,原則上還是能賺,因為震盪幅度大,而且我可能只做急拉、殺破底、尾盤大拉的其中一段,到了每 天獲利目標覺得沒機會,就會收工。
  • 2008-09-01 20:48:31 補充 二、關鍵價的設定跟支撐壓力的設定,這個是吃飯的傢伙,真的沒辦法在這裡說清楚。簡單地說,我只相信價格,所有的成交價跟成交量都是用錢堆出來的,沒有人 會拿自己的錢開玩笑。很多人會看前高或是前低、前日高或是前日低,我也會看。未平倉量的變化及區間,我反而更在意。在哪個區間未平倉量增減多少??這個盤 是多方勝還是空方勝(看未平倉量增減區間及收盤價對應位置)就可以了。
  • 2008-09-01 20:54:15 補充 我只看大額交易人跟未平倉量變化,每天用excel做紀錄兩年多了。三大法人多空部位我不看,因為不知道怎麼用這個資料輔助操作,為了避免干擾,就不看 了。至於很多人會去找外資在摩台指的多空留倉資料,我實在覺得沒用,所以就不看。為什麼覺得沒用呢??舉例來說,如果今天摩根收開倉以來最低,外資多單留 倉兩萬口又如何??未平倉的多一面倒輸錢,阻力小的方向是做空,不是做多。
  • 2008-09-01 20:58:05 補充 我是偏向突破系統的思維,所以我最在意的還是,跌破哪裡,做多的都輸錢;站上哪裡,做空的都輸錢。做多的都輸錢,做多停損加上新空單進場,阻力小的方向是空;做空都輸錢,做空停損加上新多單進場阻力小的方向是多。至於訊號反覆,那是盤整,不予討論。
  • 2008-09-01 21:05:29 補充 法人心態??又是個好問題。

    法人的痛是股票太多,要賣賣不掉;法人的痛是錢太多,要買買不到。為了避免賣不掉跟買不到,可以利用期貨做多 頭跟空頭避險。外資在買賣股票,只有能不能成交的問題,沒有價格做得漂亮與否的問題,買要買得到,賣要賣得掉為首要考量,可是漲停鎖股票(權值股)還沒買 完;跌停鎖股票還沒賣完,總不能等次一交易日開盤吧,第二個考慮就是期指了,最後考慮才是選擇權。以崩跌行情來說,股票跌停鎖賣不掉,先空期指→期指跌 停,先買delta值且流通性好的賣權避險(所以賣權漲停,是從價內→價平→愈來愈價外依序漲停的),並搭配7%以下還能放空的摩台指操作避險。
  • 2008-09-01 21:08:58 補充 至於套利,您可以看看寰宇財經的選擇權投資策略中冊幾篇,有詳細介紹。原則上選擇權的價格,因為有台指期對應選擇權的套利策略,所以選擇權的價格是跟著台指期走的(不考慮波動率),之前有一票人都看著台指期的拉殺來做選擇權進出場的決定。
  • 2008-09-01 21:10:14 補充 法人如何利用期貨或是選擇權來避險這方面的書,我沒有看過「寫得很詳細又正確的」,所以沒辦法推薦給您。
  • 2008-09-01 21:16:30 補充 利用97/09/01(今天)的行情,來做簡單的盤後分析(解今天的盤)。鴻海今天開盤跌停鎖,很出乎大家意外。開盤前我抓支撐在6980~6990之 間,結果開在支撐之下,我就空了一些,守6990站上停損。宏碁在上星期五的最後一搓拉了兩元多,加上戴爾重挫,開盤就覺得要盯宏碁跟鴻海,來決定是不是 要全力做空。鴻海有利空,開盤跌停,可以接受,可是開「跌停鎖兩萬張」,就很怪了,以前的經驗是開跌停,但總有幾千張掛買進,開跌停鎖兩萬張,賣壓「非常 非常重」,引發了我預期「空頭避險」的賣壓。
  • 2008-09-01 21:19:29 補充 鴻海打開之後,鎖回去,而且完全沒開過,還愈鎖愈多。因為鴻海跌停而空滿倉的部位,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儘量抱」。結果今天就是因為鴻海家族股票全面跌停,加上避險需求的賣單,讓我賺了行情錢又賺了價差的錢。

    這樣子的行情很難得一見,但是您若是知道外資的多頭避險跟空頭避險的心態,至少今天不會有任何「買進」的想法。
  • 2008-09-01 21:23:08 補充 其實,大部份投資人都會對支撐壓力、怎麼反手有興趣,我真的覺得那不是重點,能不能留在市場就是要大賺小賠,但是大家在大賺小賠的議題上,還是用「全進全 出」的思維,這樣子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重點是,賺錢的部位要多,賠錢的部位要少。如果賠錢不加部位,小部位巴來巴去;賺錢的部位只想加而儘量不出,這樣子 輸的就很容易扳得回來或是倒賺。可是大家都做相反。所以您可以想想,試單是什麼部位、滿倉是什麼部位、要不要加碼跟怎麼加碼,這個才比較實際。
  • 2008-09-01 21:27:07 補充 輸家是怕贏不怕輸;贏家是怕輸不怕贏。要怕輸,輸要跑很快;贏錢不要急著跑,部位賺錢是市場認同您的部位,是機會來了,應該要想辦法加碼才是。部位賺錢是機會來了,可是大部份的投資人選擇獲利了解,這叫放棄機會,已經很該死了,哪有時間想加碼??

    寰宇有期貨賽局(上)+(下)。裡面對於有利賽局、公平賽局、不利賽局的建構,有很多對做單很有幫助的想法,建議您買來看,建立您的有利賽局。
  • 2008-09-01 21:32:46 補充 如果真的要做當沖,要有公務員心態,要訂目標。每天要結帳,各商品口數、平倉損益、手續費、稅,都要記錄,有利於檢討。要有紀律,不要留倉。用利當沖減半盤中重押的輸贏已經很大了,不要再去做留倉的事,自己的錢因為跳空而減少,我是不會開心的。

    當沖真的很難,要花很多心思,要承擔比波段操作者大很多的壓力,要有輸半年以上的打算(沒賺錢的人點、沒環境的話,一定不只半年)。一定要考慮清楚。
    參考資料 我是投機客
  • 2008-09-03 17:22:20 補充 我個人認為,支撐壓力的判斷方式跟部位控制,是當沖的勝敗關鍵,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部位控制,做得好的話,可以讓你輸整場,可是一次看對就全部扳回來。支 撐壓力判斷跟部位控制,我不會在知識+中與大家分享,請多包涵。至於其他的部份,我是很樂意跟大家多聊聊。
  • 2008-09-03 17:31:57 補充 停利,有兩種,一個是手上部位的停利,一個是到達獲利目標的停利(收工)

    手上部位的停利,就讓市場的價格告訴你可以了。最新成交價小於手 上的多頭部位;最新成交價大於手上的空頭部位,叫做「市場不支持」我們的部位,很有可能就是看錯,那要想的是→不加部位跟停損。換個角度來看,如果相反 呢??就是→加部位跟續抱。加上我有用支撐壓力來判斷行情,並要對每天的獲利目標負責。所以部位都賺錢,又可以對每天的獲利目標負責的話,怎麼出??我並 沒有很機械的方法。
  • 2008-09-03 17:37:44 補充 至於達到獲利目標的停利:

    建議你先訂月目標,這樣子就可以知道週目標跟每日目標。一個月賺二十萬,滿意嗎??如果可以的話,一個星期要賺 五萬。以實戰來說,不太可能一天賺一萬,五天賺五萬,總是有賺有賠。【決定能不能讓你達成獲利目標的是「損失」,不是獲利】。如果你星期一輸三萬,那之後 四天平均一天要賺兩萬,才能達到一星期要賺五萬的目標。輸得愈多,愈難達到目標,所以我也會建議,要設定一個停損目標,每個交易日輸到一定的金額之後,不 要做了,收工。這也是一種停利。如果已經超過獲利目標或是預期,部位也平得差不多之後,就要想,再做還有機會嗎??手上的獲利怎麼守住??我還願意拿今天 獲利的多少部份來拚一個機會??
  • 2008-09-03 17:42:33 補充 我的經驗是,看著行情做決定,往往都是最爛的決定,做單會兩頭巴,就是被市場拖著走,因為情緒輸的錢,都是大錢而且沒辦法檢討。若行情如自己預期的話,往 往都是大賺的日子,也許一個交易日,就可以達成半個月的獲利目標,等待是很重要的。只要行情不如預期,或是覺得難做,就是要停下來,放棄也沒關係,因為你 要對每天的獲利目標負責,做當沖是要賺錢的,不是把網路下單當作網路遊戲,按滑鼠都是要錢的,只要輸錢不能控制,就達不到獲利目標,更可能因大輸而陣亡。
  • 2008-09-03 17:45:41 補充 市場上太多賭徒了,很多人更是把當沖客污名化,是因為大部份的人都沒有紀律,而自己沒有紀律也認為別人更會沒紀律,其實並不是這樣。很多人說,做股票輸 錢,至少套牢還有股票,做期貨輸錢平掉,什麼都沒有了。我想的是,做當沖賺錢,就是自己的錢了,不用再放部位賭跳空,免得自己賺的錢不見了。真的會賺錢的 話,當沖賺到的錢才是自己的錢,是平倉損益減手續費減稅,不會像做股票一樣,賺一堆未實現損益,最後還要加倍輸回去。
  • 2008-09-03 17:57:21 補充 建議你,先訂目標,每月獲利目標及每天損失金額上限,這樣子進場口數跟停利點數,自己就算得出來了。多空的決定及反手價(哪個價格不該來)在盤前就要訂出來。不管獲利或是損失,每天都要印k線出來檢討,在k棒旁邊標價格及總口數,這樣子可以改掉逆勢的壞習慣。

    最重要的是心態,我們是來賺錢的,不是來打電動的,不是賭徒,一定要對獲利目標負責(賠錢重要性更重於賺錢,再次強調,達不到獲利目標,是損失的日子造成的,不是獲利)。
  • 2008-09-03 17:58:43 補充 之前對自己的小小期許,跟您分享。

    10個交易日,看對7天,看錯3天。

    3天大賺的日子要好好把握。

    4天小賺的日子要保留獲利。

    3天看錯的日子要控制損失。


    最後祝您操作順利囉。
    參考資料 我是投機客
     
    轉貼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082907125